《山海经》描述的上古神话世界,英雄、鸟兽、树木和山陵等,皆可成为神灵。还有一些天体和自然现象,也被认为是神灵的化身。例如烛龙、太阳神和月神,以及上古四方神。《山海经》的《大荒西经》记载,东夷女神常羲与帝俊婚配,生下了12位月神,她们分别是农历12个月份的守护神。
然而,《山海经》并没有描述12位月神的形象特征和文化意义。考古专家在《尔雅》和《楚帛书》中,发现了12位月神的详细记载,他们的形象与《山海经》异兽如出一辙,兼具各种鸟兽的身体特征。古人根据生活经验,将月神与民俗结合起来,提出了许多民俗方面的禁忌。
正月的守护神,名叫“取”。这位上古月神,长着人的面容,鸟的身体和蛇的尾巴。古人认为,正月是燕子回巢的季节,应尽量避免杀生。如果在正月里领军出征,将帅会受到责罚,战争也会失败。
二月的守护神,名叫“如”。这位上古月神,长着4个鸟头和2个鸟身,面朝东方。古人认为,二月是鸟类繁殖的季节,百姓不应选择这个月份生育。在二月可以领军出征,也可以修筑城池,但是不适合迎娶妻妾。
三月的守护神,名叫“秉”。这位上古月神,长着四方形的脑袋,身体却像牛。有专家认为,他就是春神句芒。古人认为,三月是家畜繁殖的季节,也是春耕的季节,应该勤加照看它们。人们在三月比较容易困乏,应该适当休息,同样不适合婚嫁。
四月的守护神,名叫“余”。这位上古月神的形象,类似伏羲和女娲。他的身体像两条蛇在交尾,头部像牛,长着4根牛角。古人认为,四月是良辰吉日,最适合婚娶和迎亲,也很适合生育后代。
五月的守护神,名叫“皋”。这位上古月神的形象,既像夏神祝融,又像《山海经》里“三身国”的居民。他有三个脑袋,皮肤是赤红色的,双手拿着两条蛇,双脚踩着两条蛇。古人认为,五月的太阳和月亮光芒大盛,不适合祭祀活动,很适合缉拿盗匪。
六月的守护神,名叫“且”。这位上古月神像猿猴,双手拿着两条蛇,还有一条蛇尾。古人认为,六月雨量充沛,容易发生洪水。水师出征不能选在六月,否则必败。由此可见,这位猿猴一样的月神,能够引发洪水,很像《淮南子》记载的水妖“无支祁”。
七月的守护神,名叫“相”。这位上古月神的形象是“人面鸟身”,只有一只爪子。古人认为,农历七月是收获的季节,适合修建粮仓,不适合修筑堤坝。另外,七月容易出现盗匪,应注意防盗。
八月的守护神,名叫“壮”。这位上古月神像一头牛,嘴里还吐出火舌。古人认为,八月是家畜长膘的季节,因此不适合宰杀牛羊,不适合祭祀,也不适合婚嫁。
九月的守护神,名叫“玄”。这位上古月神是一只玄龟,却长着两个头。古人认为,九月草木枯黄,适合砍伐树木和采集茅草,用来修筑房屋。
十月的守护神,名叫“阳”。这位上古月神是一只神鸟,头上有凤凰一般的羽冠,身体和尾巴却像豹子。古人认为,十月是一个美好的季节,在神鸟的守护下,什么事都可以做。
冬月的守护神,名叫“姑”。这位上古月神是一位战神,他长着牛头和人身,很像蚩尤。古人认为,冬月五谷已经入仓,牛羊膘肥马壮,最适合发生战争。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国家选择冬月会盟诸侯、攻伐城池和清剿盗匪。
腊月的守护神,名叫“涂”。这位上古月神与其他月神相比,更像是一位上古神人。他方头大耳,人身鸟爪,身上还穿着衣服。有专家认为,在古文中“余”通“禺”,腊月的守护神就是《山海经》记载的冬神和水神——禺强。
古人认为,腊月是一年的结尾,应该休养生息,不适合征战,也不适合筑城。百姓应在腊月打扫房屋,清除一切污秽和邪祟。另外,腊月还是祭祀的时节,应该宰杀牛羊祭祀先祖和神灵。
以上是《山海经》、《尔雅》和《楚帛书》记载的12位上古月神。可以看出,这些上古神灵虽然形象怪异,却不是凭空杜撰,他们与上古先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上古先民制定的民俗禁忌,也并不是迷信活动,而是源自对自然万物的观察,以及千百年累积的生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