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每年的6月5日是什么节(芒种:最是一年好时节,满载希望待丰收)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29 10:09:31    

芒种

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1

芒种时节知多少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每年的6月5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75°时为芒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同时也标志着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芒种是我国农业生产最繁忙的季节,芒种一到,夏熟作物要收获,秋收作物要播种,春种作物要管理,收、种、管交叉,可谓“芒种芒种,样样都忙”,是一年中最忙的季节。

芒种后,我国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

芒种节气气候特点:高温天气频发,湿度大多闷热。6月份,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的可能,黄淮地区、西北地区东部可能出现40℃以上的高温天气,但一般不是持续性的高温。

2

芒种三候

我国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

一候螳螂生;

二候鹏始鸣;

三候反舌无声。

在这一节气中,螳螂在去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与此相反能够学习其它鸟鸣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3

芒种习俗

煮梅

芒种习俗里名气最大的便要属至今尚存的“青梅煮酒”。在江南地区,每逢初夏时节,梅子次第成熟,但酸涩滋味却令人难以入口。于是妇孺孩童先采摘青梅进行清洗,再加水烹煮至酸味尽除。煮熟的青梅或是入缸加糖腌渍,或是投入黄酒中煮制。

安苗

芒种作为农业节气,自然也与其他节气一样,有着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习俗。从唐朝开始,百姓们逐渐自发组织起名为“安苗仪式”的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稻谷丰收,这一习俗到清朝道光年间时达到鼎盛。在芒种当天,村中各家族长推举数名德高望重的长辈负责吉时选定,然后每家居民都用新收割的小麦磨粉和面,然后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的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装在竹箩中作为供品,集中在村社前举行仪式,然后相互交换面饼食用。随着现代宗族观念日益淡薄,这一习俗也基本消亡。

送花神

是流行于文人群体及贵族之间的风雅习俗——祭祀花神。古人相信有专门的神祇管理人间百花,俗称为“花神”。花神在春季下凡安排百花开放,过了芒种以后,人间进入暑天会越来越热,不适合花朵开放,所以花神就在芒种这天回天庭,百姓就要在这一天为花神饯别,以感谢花神对人间的眷顾,期待明年再会。明清时期这一习俗曾非常流行,但现代人基本已经废弃不知。

打泥巴仗

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接嫁树

芒种节气到来,果农会将不同的果树进行嫁接,使之结出的果实在形状和质量上得以互补。也有的简单地用刀在果树上划出几道口,让其吸收外面空气,增加果实产量。

晒虾皮

在这时候,沿海一带的渔民即忙于晒毛虾。因到了芒种季节,毛虾正值产卵期,体质正肥,肉质正实,营养价值更好。人们将芒种期间晒成的虾皮称之“芒种皮”。

4

芒种养生

起居

必须要坚持晚睡早起的习惯,适当的接受太阳光的照射,但是要注意避开太阳直射,否则会容易中暑,增加中午午休时间,中午小憩可缓解疲劳,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芒种过后,天气炎热,容易汗出,要勤换洗衣物。为避免中暑,芒种后要常洗澡,这样可使皮肤疏松,“阳热”易于发泄。

饮食

芒种节气暑湿之气重,容易阻碍消化功能,并且这个季节人体代谢功能旺盛,汗易外泄,易耗气伤津,饮食上应多吃些能解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物,以少盐、多饮、清热、祛湿为原则。可多食蔬菜、豆类、水果,如樱珠、菠萝、西瓜、荔枝等,这些食物维生素、蛋白质、糖含量较高,可提高机体免疫力。饮品可多喝些酸梅汤或绿豆汤,解暑益气,收敛止汗。

运动

夏季运动紫外线强大,很容易晒伤、中暑,所以最好选择在温度较凉爽时进行,在河湖边,公园等空气新鲜的地方。锻炼的项目以慢跑、散步、太极拳、广播操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以免大汗淋漓,耗伤正气。同时不可出汗后立刻洗澡,此时毛孔处于张开的状态,应稍作休息再进行。

情志

“暑易入心”,人的调养在这个时段反而更要注意养心闲,防暑热。“汗为心之液”,气候炎热,暑湿较重,动则汗出,身体易疲倦,难免损耗心神。老年人、职场人士应有意识地进行精神调养,保持平和心境,情志旷达,避免焦虑、忧郁、动怒、情绪大起大伏,以免伤心伤身伤神。

防真菌感染

在湿热环境中最易因真菌感染而诱发各种皮肤病,如湿疹、皮肤瘙痒、日光性皮炎、带状疱疹、脚气等。预防真菌感染一方面要注意卫生并及时治疗,另一方面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

5

芒种诗词

《咏廿四气诗.芒种五月节》

唐.元稹

芒种看今日,螳螂应节生。

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

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情。

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

《草生芒种后》

唐.寒山

山中何太冷,自古非今年。

沓嶂恒凝雪,幽林每吐烟。

草生芒种后,叶落立秋前。

此有沈迷客,窥窥不见天。

山客心悄悄,常嗟岁序迁。

辛勤采芝术,搜斥讵成仙。

庭廓云初卷,林明月正圆。

不归何所为,桂树相留连。

《耕图二十一首·拔秧》

宋.楼璹

新秧初出水,渺渺翠毯齐。

清晨且拔擢,父子争提携。

既沐青满握,再栉根无泥。

及时趁芒种,散着畦东西。

《龙华山寺寓居十首风》

宋.王之望

水乡经月雨,潮海暮春天。

芒种嗟无日,来牟失有年。

人多蓬菜色,村或断炊烟。

谁谓山中乐,忧来百虑煎。

《时雨》

宋.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芒种后积雨骤冷三绝》

宋.范成大

梅霖倾泻九河翻,百渎交流海面宽。

良苦吴农田下湿,年年披絮插秧寒。

梅黄时节怯衣单,五月江吴麦秀寒。

香篆吐云生暖热,从教窗外雨漫漫。

一庵湿蛰似龟藏,深夏暄寒未可常。

昨日蒙絺今挟纩,莫嗔门外有炎凉。

相关文章